让“清新的蓝”“怡人的绿”成为厦门恒久骄傲

发布时间:2024-03-29 19:35:04 来源: sp20240329

  1月22日,东南海滨,厦门湾畔,众多专家学者、中央媒体在此聚集,共同将目光聚焦于36年来久久为功的一件大事。

  “海洋是这个城市的母亲,我们就是要把最好的滨海土地留给人民、留给文化,因为保护海洋就是造福于民!”厦门市政协原副主席潘世建,回忆起过往参与厦门五缘湾片区治理修复的经历,言辞恳切,感慨万千。

  厦门,全市陆域面积1699平方公里、海域面积333平方公里,城在海上、海在城中,是典型的海湾型城市。如何处理好人与海的动态发展关系、促进人海和谐?

  回溯岁月长河,答案,要从1988年开始找寻。

  万顷筼筜水接天,夜来渔火出云烟。厦门岛曾有一个海产丰富的水域——筼筜港。20世纪70年代围海筑堤,筼筜港变成湖,厦门岛大部分污水直接排入筼筜湖内,湖水发黑变臭,污泥淤积,生物绝迹,禽鸟避飞,成为百姓苦不堪言的"筼筜之殇"。

  面对人民群众的期盼,厦门市于1984年底拉开了筼筜湖治理的帷幕。但是,经费不足、入湖污水陡增等因素使得治理工作举步维艰。

  1988年3月30日,时任厦门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习近平主持召开关于加强筼筜湖综合治理的专题会议。会议明确建立综合治理机制,创造性地提出“依法治湖、截污处理、清淤筑岸、搞活水体、美化环境”的20字方针。厦门生态环境之变由此荡开了第一朵涟漪。

  治湖非一日之功。此后30多年,厦门市持续推进筼筜湖治理,一任接着一任干,昔日黑臭的筼筜湖换了新颜,如今变成了“城市会客厅”、厦门的“新名片”。

  36年来,厦门市牢记嘱托、久久为功,不断践行、丰富、拓展筼筜湖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,探索出一条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、促进人海和谐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。

  宣传好、传承好、弘扬好生态文明建设的“厦门实践”,正是本次中央媒体到厦采访的目的。

  “筼筜湖一湾碧水,浓缩着厦门的发展理念之变、发展方式之变,见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。”面对采访团,厦门大学教授、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洪华生如是说。

  1984年,作为新中国第一位海洋学女博士,学有所成的洪华生毅然选择回到祖国,投入到祖国的海洋科学事业,并作为首届厦门海洋专家组组长参与了1994—1998年“厦门示范区”项目和厦门海域的部分生态整治工作。

  2017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期间称赞:“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,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。”“今天的厦门已经发展成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,新经济新产业快速发展,贸易投资并驾齐驱,海运、陆运、空运通达五洲。今天的厦门也是一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”厦门干部群众始终牢记嘱托,坚定不移让“清新的蓝”“怡人的绿”成为恒久骄傲。

  行走筼筜湖畔、美丽鹭岛,采访团记者深切感受到这项事业的久久为功、显著成效……

  (刘晓宇 常钦 刘发为 来源:人民网) 【编辑:姜雨薇】